本文目录导读: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每一次技术的飞跃都预示着未来生活的无限可能,2024年7月4日,一场科技盛宴在上海世博展览馆隆重上演——2024 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发展论坛正式拉开帷幕,在这场汇聚了全球顶尖科技与智慧的盛会上,一款名为“青龙”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惊艳亮相,不仅展示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卓越成就,更预示着人类正加速迈入具身智能的新时代。
青龙现世,震撼全场
“青龙”由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是国内首款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公版机,这款机器人身高185cm,体重80kg,拥有高度仿生的躯干构型和拟人化的运动控制,全身集成了43个主动自由度,从头部到手部、臂部、腿部、腰部和踝部,实现了全尺寸设计,其外观魁梧,动作流畅,仿佛一位真正的“钢铁侠”降临人间。
在论坛现场,“青龙”展示了其卓越的运动能力和智能水平,它不仅能够快速行走、敏捷避障,还能稳健地上下坡和应对各种复杂地形,更令人惊叹的是,“青龙”的双手异常灵活,能够精准抓取2厘米的小物件,甚至能在小米中挑出芝麻,展现了其高精度作业的能力,这一切都得益于其腿部系统轻量化、高刚度和低关联的设计,以及高扭矩密度的轴向电机的加持。
具身智能,重塑未来
“青龙”之所以如此智能,离不开其背后的“朱雀”具身大脑和“玄武”小脑模型的协同工作,这两个模型分别负责人机交互和决策,以及稳定行走的控制,形成了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基座,通过“视、听、触、嗅、动”五感融合设计,“青龙”能够深度感知并融合周围环境信息,实现更为智能的自主决策与控制。
在算力与控制方面,“青龙”搭载了400T TOPS高算力的具身智能控制器,使其能够独立完成从语言理解到动作执行的全过程,在论坛现场,“青龙”展示了其在感知、规划、决策及控制方面的能力,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开源共享,共创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青龙”不仅是一款智能机器人,更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宣布,将开源“青龙”的人形机器人相关技术,包括硬件结构及参数、具身智能软件包等,这一举措旨在吸引全球开发者、研究者和企业家共同参与到人形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中来,加速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与产业化进程。
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开源,每年亮相一款全新的人形机器人,并以12生肖命名,打造属于中国人的人形机器人创新社区,邀请合作伙伴和人形机器人整机联盟一起加入人形机器人的开源社区和开源数据联盟,通过社区和训练场等创新机制,加速人形机器人从技术研发到产业落地,让人形机器人尽快走进寻常百姓家。”
具身智能:AI与机器人技术的双轮驱动
具身智能是2024年最炙手可热的AI概念之一,它强调机器人不仅要有智能大脑,还要有感知、有四肢系统,能够与环境进行交互和适应,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典型代表,其全面量产也蓄势待发。
在论坛现场,多位专家和企业代表就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应用与落地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一致认为,AI与机器人技术的双轮驱动正在加速具身智能的发展进程,人形机器人将在生产制造、日常生活、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伙伴和助手。
青龙问世,哪些工作将被取代?
随着人形机器人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哪些工作将被取代?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乔红表示:“现在很多人形机器人只能进行表演,机器人最早被创造出来的目的是帮人类干活。”她认为,人形机器人将首先取代那些重复性高、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如搬运、装配等,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形机器人还将逐渐涉足更多领域,为人类创造更多价值。
“青龙”的亮相不仅是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更是全球科技界的一次重要里程碑,它预示着人类正加速迈入具身智能的新时代,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里,我们将见证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从工厂走向家庭、从单一功能走向多元化应用的壮丽历程,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新时代的到来吧!